6月份,全省平均累計降水量191.7毫米,與常年基本持平。時空分布不均,呈西多東少,造成局地城市內澇,并對江河湖庫水情造成影響。據氣象、水利部門預計,7月金沙江中下游、長江干流沿線、烏江、漢江中下游、兩湖北部降水將偏多1至3成,可能導致長江上游來水增多。
多年來,我省出梅年均值是7月11日,今年預計在7月中旬后期出梅,梅雨量正常偏多,全省降水量偏多1至3成,我省發生區域性、階段性暴雨洪澇的可能性高,防汛壓力可能會局部加大,省減災辦提醒,要做好城市內澇和防汛應對工作。
同時,旱情風險不容忽視,6月16日入梅后,受前兩輪強降雨影響,全省氣象干旱得到緩解,但依然有局部偏旱現象。截至6月底,長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九江站水位與多年同期相比總體偏低。漢江中下游干流皇莊至漢川站水位與多年同期相比偏低。省內主要中小河流水勢平穩,大型湖泊與水庫水位均在汛限以下。7月我省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,偏高0.1至0.9℃;三峽庫區、漢江支流堵河及中下游、清江、洞庭湖西部水系、陸水、鄂東北等流域有來水偏枯風險;加之出梅后將會出現高溫天氣,7月我省防汛抗旱形勢嚴峻復雜,旱澇急轉的風險突出。
需防范出梅后來水偏枯地區的旱情風險,加強水資源調度和管理,在確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,做好蓄水保水工作,防止區域性高溫少雨釀成旱災。